
請你打開手機的音樂播放器,播上姜濤的《蒙著嘴說愛你》和林家謙的《神奇的糊塗魔藥》,聽我說一個香港人的故事,您這兩首曲播完了,我的故事也該完了。
故事的開端,李景輝,一個成長於普通中產家庭的男孩,畢業前後碰上沙士來襲、經濟蕭條,他反而老神在在:「因為科網熱,最叻嘅人讀晒 engine,但因為沙士,前路茫茫,至考慮入 startups 做,搶人才其實更易。」
成名早蘋果收購
李景輝是香港第一代 Web 2.0 創辦人,他創業的時候,香港同類型互聯網 startups,十隻手指數得晒,那時是 2003 年。
成立第一間公司 Team and Concepts,他尚未畢業。起初接 job 寫軟件,後來做自己產品,推出網上行事曆、網上試算表。
要知道,當年世上未有 Google Calendar、Spreadsheet 或 Office 365。換言之,他發明了全球首個 Online Spreadsheet,後來公司融資,推出面向公眾的 EditGrid,這段兌變經歷更被寫成哈佛商學院個案。
結果,看中 Office Suite 市場的 Apple,想透過收購 EditGrid 及其團隊分一杯羹,李景輝最終同意。兄弟班齊齊到加州 Cupertino 總部返工,如是者,他於矽谷落地生根,組織家庭育有兩女,至今已 14 年。
根據他形容,加入 Apple 最初 3 年半,基本上是做 demo 後呈上 Steve Jobs,當然是上司代勞,不是他親身示範,但他帶領的團隊,的確負起開發的重任,直接跟 Microsoft 和 Google 較量。
但無論如何,李景輝同意在 Apple 歷經 8 年,可學的都學了,再做下去也是浮浮沉沉,不如又跳出來再度創業,於矽谷成立 NEX Team(下稱 NEX),才有了港人很熟悉的籃球訓練 App HomeCourt。

「做做下就有好嘢」
港人熟悉 HomeCourt,一方面是作為用戶,但更大程度,是因為香港傳媒報導:李景輝的產品及他自己本身,跟球星投資者 Steve Nash 一起出現並站上 Apple 的發布會舞台。
縱使難跟 Steve Jobs 年代比較,但 Apple 發布會依然是科技界的重頭戲之一,李景輝能「登台」,情況有若梁朝偉擔主角,現身荷里活 Marvel 電影的道理。
再講,在 Apple 打工 8 年,再創業揾「娘家」合作,我以為很順理成章。
「唔係㗎!唔係策略亦無部署,真係機緣巧合!」
「有個同事睇 NBA,撞正 Apple 負責 Sports developer relations 職員坐佢隔離,俾 HomeCourt 佢睇,對方唔信手機做到(AR 效果),最後我地上 Apple,直接做 demo 俾佢哋,結果最後上埋發佈會。」
其實站於 Apple 立場,要不是 HomeCourt 產品真的很有驚喜,反而不會刻意捧場「舊同事」,因為 Tim Cook 再有風度,總不想更鼓勵員工離職創業吧。
李景輝金句出現:「好多時係咁,做做下就會有好嘢發生,推你向前行。唔做坐係度諗,你就會咩都冇。」

再創業遇天花板
疫情期間,全球停飛,HomeCourt 在尋常籃球訓練以外,推出近似 motion game 的小練習,結果流量忽然暴增,以台灣、內地尤甚。李景輝表示因為「好多唔打籃球嘅人 download 嚟玩」。
這引發了「是不是該轉做體感遊戲」的想法,但好地地,又為什麼要轉?
原來站在籃球訓練而言,即使對用戶 impact 大,但並非每個打籃球的人,都想要專業的訓練,去到某個程度之後,就難以吸納新用戶。
「可能我地會令到一班 users 好開心,但你要明白一樣嘢,作為 professional 嘅工具,我地真實 target 嘅用戶群其實係好細。」
「而且對於最頂層嘅 professional player 而言,佢地去到一個程度,單靠我地產品總有啲嘢解決唔到,有啲處理係要好多嘢配合,變相我地只係佢籃球生命入面嘅一個小環節。」
專業級數運動員資源多,他們的需要個人化之餘,也不一定光靠 computer vision 就能解決。
HomeCourt 的 Mission 是 Utility and joy for athletes worldwide,真的不想堅持?
「哇,你講到我地好似冇試過咁,其實,我地反而認為轉得太遲。」
當遇上了創業題目的「天花板」,增長空間有限,盲目投入再多的資源和努力,也是徒然。換個位置和角度,調整後再上路,不是壞事,甚至很必要。

轉換跑道的哲學
李景輝解釋,HomeCourt 將會繼續存在及維護,繼續服務現有用戶,但公司發展重心,將轉咗去做 motion gaming。
感覺有點熟,像不像 HKTV 棄電視搞網購?也頗有 be water 的影子?在 Startup 世界有個專 有名詞,叫 Pivot。
NEX 去年籌了 25M 美元 B 輪,有足夠子彈,可以轉戰遊戲,他表示,「Gaming 的 Space 好大。」
目前為止,公司推出兩款體感遊戲,分別是 Party Fowl 及 Starri,賣點是不用遊戲主機,不用任何遙控,只需用手機或平板電腦(就像 HomeCourt),將影像投射到電視,只需要跟住做動作,就可以跟親朋對戰玩 game,前者主要靠身體動作攻守,後者則需要配合音樂節拍得分。
Party Fowl 由美國同事開發,Starri 則是香港團隊負責,至於他本人,亦由過往主導產品開發,變成退居幕後,集中精神「build the environment」,將開發工作下放給同事。
「轉落去做 game,而家個 philosophy 係有轉變,始終做 tool 同埋做 content(遊戲)好大分別。」
因為 Starri 涉及繁重的歌曲授權工作,李景輝自己負責,這工序對於他相對陌生,但以成績而言很不錯,數量不算多,但都精挑細選。香港地區包括 Mirror 和姜濤,台灣地區也有五月天的曲目。
「至於日韓歌曲,由於市場太大,我地暫時未有方法 license 去 global 用,反而當地 local 自己用返,就應該有門路。」

處境變初心不變
做工具,李景輝有優良往績,做遊戲,對他及團隊而言,感覺未必係「最強嗰瓣」,怕不怕水土不服?
「咁 game 其實都解決緊一啲問題,你唔可以話做遊戲就無意義。」
他口中的「意義」,所指是一直以來,支持他創業的最大動力和滿足感來源 — 透過科技去影響世界,並籍此帶來好的改變。
「我地試吓令到啲人透過 movement 同 motion,得到快樂同滿足之餘,同時亦可以更健康。世衛都話,每日郁動 30 分鐘,你好多問題都唔會有。」
他進一步演繹,「你細心諗一諗,我地以前做 utility,但 motion game 其實不全部係遊戲,motion 本身都可以係 utility⋯⋯」
問題係,體感遊戲是個連 Microsoft 都曾經試過(Kinect 現已停產)、棄甲曳兵的領域,當然 NEX 的核心技術截然不同,但玩家體驗都是類似的,真的不擔心?
「咁嚴格嚟講,iPhone 面世以前,其實都有 smartphone 只係未成功。所以問題係,我地最後可唔可以將件事做好。」
「當時需要遙控,又要買主機,或者後來的 VR 頭盔,相比之下,我地 push 緊個 technology 向前行,未來應該 simpler,唔係 more complicated,我覺得應該係咁㗎嘛。」
事實上,體感遊戲的「類別」,倒也沒有真的跟隨 Kinect 停產而消失,而是在其他平台延續,例如 Ring Fit,以及一些 VR 運動遊戲。

「行遠啲迂迴啲唔怕」
以李景輝和 NEX 團隊的能耐,當然不會一味開發遊戲,而是希望發展出遊戲平台,透過 API 對接,容讓其他開發者透過這個平台,開發更多體感遊戲。
「我地最想發生嘅事,就係大家係客廳電視機 by default 玩到我地遊戲。」
為求實現這遠景,找上全球最大的機頂盒晶片的供應商 Amlogic,一起合作做 demo,以鼓勵機頂盒廠商,考慮開發預先搭載 NEX 體感遊戲的機頂盒。甚至,他也斥資開發自家品牌的機頂盒,「希望也反過來影響廠商的 roadmap。」
「一路以來,智能電視同機頂盒嘅運算能力,大約落後手機 6 年。但最近開始見到,佢地嘅硬件,開始可以玩到我地遊戲。」
剛在泰國出席完 Android TV Summit,李景輝以「開始 feel 到個 iPhone moment」去形容智能電視的發展,因為內置的晶片(SOC,system-on-a-chip)已經變得愈來愈強。
「我地只係想個平台出現,中間究竟係由電視直接過去,定還是由機頂盒接駁,我地反而唔係好介意。」
要是這樣,NEX 最遠還可以走多遠?
「如果結果好多人買我地機頂盒,可能我地變咗下一個 Nintendo,機會係微少少,但又唔係完全冇可能。」
他也透露,將與英國廣播及電訊企業 Sky 合作,未來於對方機頂盒玩 NEX 遊戲。
「我地唔介意行遠啲、迂迴啲嘅路,總之你唔好驚咗,做下做下總會有啲嘢發生。」
當然 B 輪資金總有用完之時,要過這關卡,它也是有時限的。

最後的信仰:核心價值
由籃球訓練到體感遊戲,NEX 最新的 mission 變成 Reconnect Humanity with the Joy of Movement。
應該不會聯想到那些課金抽蛋遊戲吧。是創新?畫地為牢?不,應該是信仰,對於「做產品影響世界,帶來正面轉變」的執著。
李景輝大方承認,「你可以話商業上,我地有少少用石頭擲自己隻腳。而且總有人會講,motion game 嘅 retention rate 好差㗎喎之類。」
畢竟一個人可以一日玩 10 小時手遊,但不可能玩 10 個鐘 motion games。
對他而言,透過開發產品接觸世界,算是探險的一種,也是生活方式,at the end of the day,目的地的去哪裡,應該由自己去決定,隨波逐流太沒有意思。
「呢點好緊要,因為全公司有個共同方向,決定我地應唔應該做一啲嘢、跟住行去邊度,重點係 are we still mission oriented? 」
反過來,如果當年因為「Microsoft 都搞唔掂」而不做 online spreadsheet,就沒有後來的 EditGrid 和 HomeCourt。
長駐美國多年,NEX 還是不是官方認可的「香港故事」,可能已不要緊,反而它對於今天的香港人,還有沒有「啟發性」,可能來得更加重要⋯⋯
好了,這故事來到這裡,《蒙著嘴說愛你》大概已聽完(下載 Starri 也有啊),本文亦到了尾聲,但李景輝和 NEX 的下一章才要剛開始,其實,香港人也是,我覺得。

撰文:尹思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