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剛過去的 2023 年,我們目睹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帶來的變革。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發展和深化應用,預計 2024 年將見證更多創新和不同行業的轉型,這將進一步推動全球經濟的進展 https://unwire.pro/2023/12/31/ai-powered-2024-trend/feature/ //
// 經濟合作組織(OECD)每 3 年就會評估約 80 個國家和地區的 15 歲學生,從而整理出國際學生的能力,也就是 PISA 評估。而最新的 PISA 結果顯示,全球學生的成績大幅下跌,而且其實在過去幾年來都有下跌跡象,即使是例如芬蘭和韓國等一直有優良成績的國家都一樣 https://unwire.hk/2023/12/31/cell-phones-student-test-scores-dropping/fun-tech/ //
在剛過去的 2023 年,我們目睹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帶來的變革。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發展和深化應用,預計 2024 年將見證更多創新和不同行業的轉型,這將進一步推動全球經濟的進展。 創投新寵兒 根據創投資料庫 Crunchbase 的數據,2023 年 100 強嘅獨角獸,若以行業分類中,金融科技雖然仍佔有一席之地,但總估值卻下降了 710 億美元。相對而言,人工智能行業的獨角獸公司總估值上升了 43%,達到 1390 億美元,顯示出此刻在投資者的眼裡,人工智能才是寵兒。 即使現在「大型語言模型」正值高速發展,但市場對於體積小、成本更低的模型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來年語言模型會變得更小巧,能夠在計算資源有限或空間較小的設備上運行,比如邊緣設備或小型企業系統。 小型語言模型 2024 年會有越來越多新的 AI 平台,將結合使用生成式 AI 模型,再加上知識圖譜中的高質量資訊來避免俗稱「AI 幻覺」的誤導訊息,同時讓沒有深厚技術背景的公司,也能夠輕鬆利用生成式 AI 技術。 這些進程顯示出,生成式 AI 技術正向著更易於使用、適用範圍更廣、成本效益更高的方向發展,將使各種企業和機構,能夠更快地擴大他們的 AI 應用範圍,同時從這些技術中獲取更長期、更深入的價值。 零信任安全 當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越來越多地用於網絡攻擊,零信任安全模型可能發展成為全球標準。零信任安全模型的核心原則是「永遠不要信任,總是驗證」,這意味著即使在組織的內部網絡中,每一個訪問請求也都需要經過嚴格的身份驗證和授權,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潛在的安全漏洞。 再加上,在量子計算發展的推動下,一種全新的威脅也在迅速出現,這可能會使當前的加密標準(如 RSA 和 ECC)過時,因此開發能抵抗量子技術的加密方法,成為未來維護數據隱私和安全的迫切需要。 GPU… Continue Reading →
// 中國媒體快科技引述 Counterpoint Research 報告指,美國 Apple 的 iPhone 15 Pro Max 在中國市場佔有率竟達 5%,屬最暢銷機型。華為的 Mate 60 Pro 僅佔 4%,與 iPhone 15 Pro 的市佔率相同。榮耀 X50 和 iPhone 15 跟隨其後,市佔率有 3%。 https://unwire.hk/2023/12/30/iphone-better-than-mat60/mobile-phone/ //
// 即將推出的 Surface Pro 10 和 Surface Laptop 6 代號為 CADMUS,將會加入更多的 AI 功能,並在性能、續航時間和安全性方面作出改善,使其更接近 Apple 自家晶片。除了 Copilot 之外還會有怎樣的 AI 功能,以及這些功能會是 Windows 用家都能使用還是 Surface 用家限定,則仍然有待進一步公佈。 https://unwire.hk/2023/12/30/microsoft-ai-surface-laptops-arm/notebook/ //
// 特朗普在其 Truth Social 的文章中,提到了針對美國「暴徒」們,包括所謂「覺醒 (Woke)」的人們以及支持開放邊境、通脹、在阿富汗投降、綠色能源詐騙、高稅率、缺乏能源蜘蛛、俄烏戰爭、以色列和伊朗,以及電動車等議題的人,指責他們正在毀滅曾經美好的美國,「願他們落地獄 (May they rot in hell)。」 https://unwire.hk/2023/12/27/trump-wishes-electric-car-supporters-rot-in-hell/life-tech/auto/?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trump-wishes-electric-car-supporters-rot-in-hell //
// 小米在聲明中指旗下投資公司瀚星創業投資於 2022 年參與某公司融資屬正常財務投資行為,作為該公司的眾多股東之一,他們既不是最早的投資者,亦不是投資規模最大,更沒有在數輪融資中起主導地位,強調沒有參與該晶片公司的直接管理和營運,更沒有任何知識產權或技術合作。 https://unwire.hk/2023/12/26/xiaomi-release-statement/fun-tech/?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xiaomi-release-statement //
VisionNav 日本區銷售總裁任娜說,目前在日本汽車、食品及物流等行業較為大型的企業,也有採用他們的無人叉車。 做得多初創訪問,十居其九都話香港市場太細,如果要將生意做大,一定要開拓海外市場。但講就容易,去到其他市場仲有無優勢,當地人又是否接受香港初創及技術?還未計處理招聘、洽商代理、言語不通甚或文化差異等海量問題!最近跟 VisionNav 日本區銷售總裁任娜(Kiki)聊起,她早於 2021 年開始協助公司開拓日本市場,這兩年的經歷一點也不簡單,作為過來人,她的經驗絕對值得其他初創參考。 2016 年成立的 VisionNav,最初源自中文大學的研究項目,由現任 InnoHK 旗下香港物流機械人研究中心主任劉雲輝教授領軍,研究為機械人賦予視覺及認知,結果部分技術應用到倉庫常見的叉車上,經科學園創科培育計劃(Incu-Tech)孵化後,VisionNav 成功開發無人叉車,結果短短幾年已交付逾 1500 台無人叉車,覆蓋汽車零配件、輪胎、石油化工、煙草、食品、製藥、3C 電子製造、電商物流、協力廠商物流、紡織、印刷、造紙等眾多行業,去年更完成了 8000 萬美元 C 輪融資,成爲全球無人工業車輛領域融資次數最多、單筆融資規模又最大的公司。 在北京郵電大學畢業後赴日深造新聞學的 Kiki 任娜,本來跟機械人扯不上關係,碩士畢業後加入日本最大型家品店 Nitori 工作,對尖端科技及軟件算法有點興趣的她,卻一直想加入創科公司,終於 2021 年迎來一個機會,「當時 VisionNav 有開拓日本市場的需求,見到我在日本有四年多的工作經驗,對於當地市場有一定認知度,所以請了我來負責這邊的營銷工作。」 正所謂萬事起頭難,起初的工作並非十分順利,「對於日本企業來說,VisionNav 是海外品牌,就算我們團隊中所有銷售人員均是日本人,部分工程師也是日本人,他們仍是會有一種不信賴的感覺。尤其是日本企業極度重視機械人的維修及保養,他們會擔心我們公司是否留在日本長久發展,一直提供維修及保養服務,雖然日本在科技上很發達,但企業普遍偏向保守,就算知道我們的無人叉車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也沒有人願意當第一位率先使用,結果等了很長時間,也做不成第一單生意。」 終於遇上第一個客人 倉庫內會有多架無人叉車同時運作,VisionNav 成功的地方是為叉車加入「視覺」,讓它「見到」其他叉車及障礙物,懂得避開。 為了解決信心不足問題,Kiki 即時聯絡上日本較大型的代理商,與他們商討合作,由代理商來負責進行銷售,陸續有客戶對 VisionNav 的方案感興趣,查詢的確是增多了,但始終未有第一張訂單,最後才找到一間規模很大的當地企業願意成為第一個客戶,「其實他們眼前並沒有要即時解決的難題,也不是出現什麼招聘困難、不夠工人用等問題,而是作為擁有龐大現金流及生意的企業,他們的目光放得很遠,聚焦是三至五年後的發展,管理層覺得無人化必定是未來趨勢,所以公司運作上一定要改革,於是看中 VisionNav 的方案,預視一下引入無人叉車的效果。」… Continue Reading →
// 半年前 Tesla 正式發佈旗下人形機械人 Tesla Bot 的示範影片(相關報道),沒料到事隔才半年, Tesla 就推出了第二代人型機械人— Optimus Bot。Optimus Bot 比上一代有很多改進,例如他可以深蹲、行走速度比上一代快了 30%、重量減輕了 22 磅,以及其肢體動作更加靈活。 https://unwire.hk/2023/12/13/tesla-bot-2nd-gen-optimus-bot/ai/ //
© 2025 尹思哲 — Powered by WordPress
Theme by Anders Noren — 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