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銀行及和記黃埔是香港的老牌企業,歷史超過 130年。兩間公司在上世紀 90年代都積極拓展香港以外的業務,股價節節上升,每年投資回報超過 30%。但兩間公司的海外投資最終都慘淡收場,要繼續依賴香港的業務,才能夠保持盈利。 和記洋行創辦於 1860年,而黃埔船塢則在 1863年成立。 1969年,和記收購黃埔船塢;到 1978年兩間公司正式合併成和記黃埔(和黃)。一年後,李嘉誠控制的長實成功收購滙豐銀行持有的和黃股權。 1981年 1月,李氏開始出任和黃董事局主席。 李氏入主和黃後,大力發展地產業務,將旗下的船塢和貨倉地皮用作發展住宅物業,賺得豐厚利潤。 1985年,李氏透過和黃成功收購置地持有的 35%港燈股權;之後將港燈的電廠用地發展住宅物業,為集團賺得數以百億元計的收入。除了發展地產業務外,和黃亦積極發展港口、電訊、零售、能源及其他基建業務,以及積極拓展海外及內地市場。 1986年時,和黃集團的稅後溢利是 22億元,香港業務經營溢利是 14億元,佔集團溢利 64%。到 1997年,集團的溢利上升至 123億元,香港業務的經營溢利是 52億元,比重降至約 42%。和黃經典之作自然是在 1993年以 84億元購入英國電訊公司 Orange的股權,在 1999年以 1,180億元出售,賺取過千億元的利潤。當年和黃集團的溢利是 1,179億元,香港業務的經營溢利是 63億元,只佔集團整體利潤的 5%。 和黃錄得過千億元利潤,股價大幅颷升至超過 150元,大股東和公司高層好不威風。當時特區政府未經公開競投,將數碼港土地批給李嘉誠的兒子李澤楷,惹來公眾及其他地產商的不滿。李氏不時向傳媒表示,香港投資環境太政治化,故決定擱置投資計劃,甚至不排除減少在港的投資。又說本地業務佔和黃集團的比重很低(單指 1999年),港燈對集團的貢獻十分有限。李氏的言論,很明顯是暗示和黃所賺的利潤,不是靠壟斷香港市場賺得來,而是靠眼光獨到,大部分是在香港以外賺回來的。 自此之後,和黃果然大舉投資海外市場,以過千億元投得歐洲多個國家的 3G電訊牌照,又再投入過千億元興建網絡。當科網泡沫爆破後,不少電訊公司負債纍纍,對 3G前景不敢樂觀時,和黃又人棄我取,不斷以高價購入合作伙伴的股權,令集團的負債節節上升,從 1999年約 1,000億元,上升至現在超過 3,000億元。 自… Continue Reading →
© 2024 尹思哲 — Powered by WordPress
Theme by Anders Noren — 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