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與自由 ✎

Tag 社群網站

港產文化社群網站 – showFellows

前陣子,朋友B告訴我,其友人搞了一個文化活動的社群網站showfellows,定位是「供各大小藝團一個免費公報,宣傳表演及文化活動的集中地;並方便公眾瀏覽全城最新活動資訊;並給用家一個徵求或尋找表演門票及結識相同品味的新朋友之平台」。(果然人人都係想一次過滿足多個願望,呵呵) 因為我自己也曾經做過類似的社群網站(只是做過,沒有什麼成功經驗)。像showFellows這樣,有了一個beta版之後,已是一個很不錯的開始,因為可以直接接觸用家,開始收集用戶真實的意見。 不過,一般而言,到這段階之後,便會有個大難題:內容。 社群網站基本上是個平台,內容由用戶提供(user generated content),因此,起步時必須勤力地做「播種」的工作,亦即不斷地加入合適的內容和資料。這個播種期,它的回報起初一定較低,沒有很大回應實屬正常,像facebook和youtube,從beta launch去到一個爆點,好像分別用了約1.5-2年的時間。當然,世上有許多社群網甚至可能一直沒有出現那個「爆點」,也是稀疏平常。 因此,輸入內容方面,通常是: 1. 自己人忠實地慢慢輸入 2. 以web scraping偷人家的 3. 培養一群熱心的支持者 / 直接找活動主辦單位代為輸入(有一定難度) 反觀產品方面,showFellows介面簡單直接,就UI來說,比起許多港式網站,查實已相當不錯。 對我個人而言,初用時希望有的介面/功能: – 首頁,把一個「登記」超連結放在「註冊用戶登入」的「登入」按鈕旁邊 – 活動清單,一個「我想去這個活動」按鈕 – 日期和時間如果能放在一起就更方便了 – 為什麼「星星」不能點擊呢? – 登入完可以自動回到剛才瀏覽的頁面 – 在facebook分享這個活動 總而言之,做社群網站,要解答一個基本問題:對於用家,為什麼他要上這個網站?而且是持續的經常的在上?以youtube為例,是為了娛樂,以fb為例,可能也是為了娛樂,或跟朋友通訊。那麼,showFellows的用戶又是為了什麼呢?個人認為「一覽無遺本地藝術活動資訊及其票房」是個不錯的定位。 個人認為,一個純粹面向end-user的社群網站,要有人用不難,但賺錢很難。商業模式而言,建議showFellows嘗試向著替活動主辦單位賣票和一條龍宣傳服務的方向發展。

有線電視變社群媒體

昨天,我寫了Google推出Friend Connect,正式插手社群網的紅海市場。 今天再上網看,又見全美最大的有線電視兼第二大互聯網供應商Comcast,出價約1.5至1.7億美元,收購社群網站Plaxo,足證社群網站這塊市場,似乎很受新舊媒的歡迎。 01年創辦的Plaxo,原本是個網上通訊錄服務,供用戶上載自己的通訊錄,為第一代取代桌面通訊錄的服務,當年約籌集了3000萬美元的資本。更廣為人知的,當然就是後來的LinkedIn。曾幾何時,Plaxo的產品發展停滯不前,被LinkedIn比下去了。結果Plaxo在venture capital的資金支持下,一直撐住,直至07年8月,終靠推出Pulse服務,成功轉型為社群網站。 可是,為什麼全美最大的有線電視網絡,居然對這樣一個小角色產生興趣呢?據說,Plaxo和Comcast Interactive Media已多年合作,Comcast旗下1500萬名客戶的通訊錄,悉數被寄存在Plaxo的數據庫。可惜的是,藉此Comcast只推出過像網上留言信箱那種服務。 依我估計,Comcast希望借Plaxo的技術,設計出能建基於電視、互聯網及手機上的社群服務,藉此開拓新收入之餘,也足以減低留客成本。如果Plaxo的社群功能可以像Facebook那樣成熟,而兩者的資料庫融合度又夠高。那Comcast的廣告和內容,就可以轉化成為Social Media。 Social Media的威力,在於擁有像Google一樣的能力,了解每名用戶的喜惡需要,向觀眾提供價值更高的個人化資訊。如果Comcast能夠轉型成功,這單deal可謂認真超值! 《2008年5月16日刊於蘋果日報》

© 2024 尹思哲 — Powered by WordPress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