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漲肆虐,茶餘飯後,少不免討論物價升勢如虹,就連明報,亦禁不住要報導「嬰兒奶粉XX每罐平22元」,我差點誤以為是超市廣告。後來細看,原來資料來自明報格價網,怪不得了。
據稱,網站參考消委會的超市價格調查籃子,監察兩家超市約200件貨品的價格變化,每天定時公布。基本上,超市聲明在不同地區,即使銷售成本不同,供求不一,例如在長州跟天水圍的營運截然不同,但相同貨品的售價,均會劃一,因此該網站的資訊,理論上有一定程度的參考價值。
然而我親上網站,眼底盡是數目字,這使我很不願意看下去,例如說,某牌子提子餐飽,兩家超市價錢沒差;又例如某牌子的蠔油,超市A便宜了1.5元。誠然,這種資訊也不是毫無價值,但畢竟我認為為了一元半塊的差價,不見得使我改變習慣,放棄在家樓下的超市B購物,改步行15分鐘去光顧遠處的超市A。
據悉,網站的格價範圍,還會陸續擴展至小型商店,例如辦館士多。做法是,邀請政黨的地區支部,監察貨品,若有價錢更低,便主動提供資料。以思哲所見,網站上的確有少量的小型商店報價,例如說,荔枝角某特價市場的九江雙蒸,較兩家超市便宜9毫子。很可惜,我當然不會為了這點錢,專程過海去買一件貨品。
歸根究底,講到格價,最精明的肯定是消費者本身,日用品開支大的家庭、司職入貨的師奶們,可以的話,他們豈不會多走幾家?格價網的資訊,頂多替他們省下時間而已,再說,我猜先上網後購物的師奶們也不見得多吧。
離奇的是,像這樣的格價網,效用其低,特區政府竟然決定,支付消委會五百萬公帑,以增聘人手,針對兩大超市與街市辦館作比較,作為納稅人,我真替這五百萬能否善用捏一把冷汗,我看倒不如先替這筆公帑格格價吧。
其實,本來格價資訊的商業模式可以是網上購物,網站從中分成,也可以容讓商戶付費張貼分類廣告之類;然若消委會或明報與超市合作,最終會否惹上官商勾結的罪名?向來正義自居的消委會和明報,大概不想趕這趟渾水吧。
《2008年9月2日刊於蘋果日報》
September 3, 2008 at 2:24 am
報章不時報導, 政黨亦有高調發表過”報告”, 說就算同一間超市, 不同地區的分店就同一貨品的價格都會不一樣. 但事實是否存在
“同超市,不同門市不同價”?
幾年前我也在連鎖店工作過(有幾十間分店的, 但不是超市), 據我所知同一貨品在不同的門市的價格是一樣的. 所有貨品的價格是由電腦系統管理. 如要不同門市不同價, 同一貨品有多個價格, 要管理成千上萬款的貨品, 會計及行政上會十分混亂.
根據經驗, 其實很多時的所謂不同門市不同價格, 是因為門市的員工換漏了貨架上的價錢牌. 試想一間超市就算中小型分店一般也有近千款貨品, 每星期做特價的起碼都有過百款, 門市員工一夜間要執貨位, 列印新的價目牌, 換錯換漏時有發生, 有時幾個星期後積壓下來, 去貨較慢的貨品機價與牌價不同的問題有時會頗嚴重.
請問有沒有人知道現在主要超市的電腦系統是否在不同門市都是同貨同價, 還是真是己發展到真的在不同門市已可不同價了?
September 3, 2008 at 10:27 am
唉,有幾多 C9 會浪費時間睇格價網啊.
仲要無啦啦伸手拿500百萬.
民望唔插水都唔得啦.
September 6, 2008 at 4:22 am
當面包同牛油分別係兩間平 d 既時候,係咪又要行晒兩間,排兩次隊去買呢 ~
當師奶都真係會上網格價時,我會覺得好神奇,莫非我阿媽佢唔係師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