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宗說,金融海嘯對本地勞工市場既影響,並未完全浮現,佢預計年底失業率仲會上升,卻唔肯定情況會否比沙士時更差。又來了,經濟低迷的日子再度逼近(對上一次是5年前吧?)。與此同時,勞工團體發起遊行,要求政府訂立最低工資和標準工時。

那些時常抱著亂世出英雄想法的人,在艱難的日子,他們甚至可能放棄原來的工作,毅然開創一返事業。香港創業率全球接近包尾,這種人,已經買少見少。艱難的日子,能夠保住一份工的人,應懂得珍惜,做好呢份工;艱難的日子,不幸失去了工作的人,馬死落地行,再搵一份工。以上的說法,大概沒人有異議。

至於作為消費者,日子艱難,自然想節儉。平日食開較貴的麵包,什麼忌廉芝士火腿包、奶黃菠蘿包之類,就不要吃了,吃較簡單較平的墨西哥包、菠蘿包甚至白方包好了。

同樣道理,職位作為一件可交易的貨品,就像麵包,它的供應者是打工仔,它的消費者就是老闆。可是,假如最低工資也限制了麵包價錢的下限,菠蘿包不再便宜,菠蘿包便失去了價格優勢。付相同價錢,你會願意選擇菠蘿包而放棄奶黃菠蘿包嗎?

經濟低迷,業務如果仲捱得住,老闆當然不介意選擇能力較差、但工資較平的打工仔。與此同時,來自弱勢社群的人,被金融海嘯奪去工作、抱著馬死落地心態轉行的人,只要能獲得一份工,或者保住一份工,渡過難關,他們也不介意接受較低的工資。可惜,最低工資剝奪了他們降價的機會,職位自然落在經驗較佳或人脈關係較好的人手上,弱者連翻身的機會也可能沒有,最後只能領取綜緩渡日,這實在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

過去的日子,幾多失業者,能把心一橫轉型,例如轉行做保安(保安就像個失業安全網),臥薪嚐膽,捱過經濟不景的寒冬,他朝再捲土重來。重點在於,他們雖然半途入行,經驗欠奉,還能以價錢競爭。

更差的日子快要來臨,我難以想像最低工資將會抹煞多少失業者的努力和希望。

《2008年10月14日刊於蘋果日報》

[youtube=http://hk.youtube.com/watch?v=_Vu0A–d2eA]
無炭用‧黃子華棟篤笑‧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