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做資料搜查時候,我覺得Dave Gibson跟同名鄉謠歌手很像,有型,有款,滄桑,差點誤以 為兩者同為一人。接受訪問的Dave Gibson真身以電影電視起家,作品無數,是幕後精英。他近 年將科技融入舊歷史,為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注入新原素,這不是人人都做得到,比起做幕前, 我個人認為更有型。
被認為有型的人,通常鐘意長話短說。Dave Gibson在數碼娛樂這行幾十年,作品由電視劇、電 影節目、電影,市場遍佈加拿大、英國、澳洲、德國及瑞典等超過80個國家,後來轉換跑道, 以科技融合歷史,涉足多媒體展覽,經驗豐富。
問Dave Gibson有什麼建議給有志入行的年輕人,他只拋出一句「Make stuff, do stuff」,我想 起最近睇Woody Allen的自傳式電影,問他如何拍出好電影,也是拋出一句,「每年都拍一部, 持續拍,不停拍」,大師的思考方式原來很相似。
他的作品,不少是在紐西蘭做創作,他的作品被銷售到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我想知道,作為策劃者,直覺和市場在他創作中的比重。「這是一個好問題。趨勢和市場發展很重要,不過選擇自己有興趣的題目更重要。」
常言道科技日新月異,要在科技有關的跑道上轉型,潛台詞是轉型成本很高。換言之,這行業需要不斷學習,而這學習是個不斷沉澱,倒空,然後歸零的過程。問題是最近十年,互聯網的急速發展,很多行業的基本操作有變,又的確令我們不得不正視轉型。
數碼娛樂是個多變的行業,根據我的觀察,大部分人都不喜歡轉換跑道,傾向選擇較安穩的生 活,緊守目前的崗位,甚少人會像Dave Gibson,從電視電影到博物館展覽,還不斷鑽研如何以 新科技改變舊有做法,例如世人到傳統博物館的觀賞方式,他反問,博物館為什麼只可以是死氣沉沉的地方?歷史為什麼不可以跟訪客互動?
「在這一刻,我們覺得最有趣的是,如何運用科技,做到可以追蹤訪客在博物館裡真真正正的舉動,收集和記錄他們真正看過和跟什麼互動過的事物。」
是甚麼新科技?參加數碼娛樂領袖論壇你就知。
圖:idealog.co.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