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報告指,去年海洋公園的入場人次攀升至490萬,那邊廂迪士尼卻下跌至415萬人次。翻開報章,見迪士尼準備推出遊樂設施「小小世界」挽回人氣。記者訪問試玩的小朋友,她說:「廣播太多覺得有點煩,連音樂也停下來,但都明白是為了安全。」

思哲看過一本書,講述當年環球片場主題公園如何戰勝迪士尼,情況有點像今日香港。話說60年代初,環球片場擴展主題公園業務,負責人Jay Stein分析迪士尼的管理模式:各式各樣的設施,時刻安全至上,不容半分的危險。那些迪士尼人物老是彬彬有禮,即使是加勒比海盜性情亦很溫柔,不會惡形惡相,不會色迷迷地盯著女孩子,反而會友善地跟你聊天。說實在些,迪士尼是刻意塑造安全親切的形象和感覺。

得出結論,Stein決定另走偏鋒,他的主題公園標榜走入的經典電影場面,以刺激、血腥及驚險的形象示人,跟迪士尼剛好相反。舉個例,訪客既會途經大白鯊的血盤大口,又會遇上危險的爆炸和火球,迪士尼礙於安全親切的形象,沒法推出類似的東西搶客。簡言之,環球巧妙的產品定位,將迪士尼的強項即時就變成制肘,另闢蹊徑,結果大受歡迎,往後還在世界各地陸續開了六、七主題公園。

話說回來,我們的海洋公園,何嘗又不是巧妙地定位在迪士尼最不得要領之處,那就是真實的動物。昔日海洋公園定位比較模糊,自從迪士尼從天而降,海洋公園改變策略,定位為動物教育的主題公園。迪士尼礙於奇妙夢幻的形象,容不下活生生的動物,結果夢幻之旅居然也給動物之旅比下去了。

其實海洋公園還有一個相對的優勢,或許少了一重奏請總公司的功夫,感覺上動作較快。再者,迪士尼面積細小的先天問題,現在立法會還在爭論港府應否注資。奈何大陸遊客回老家卻不忘說一句:「港產迪士尼小得真奇妙!」奈何,迪士尼的擴建工程分頭進行,不少遊客寧願留待全部完成再去。至於快將推出的小小世界真能扭轉「樂園真細小」的形象嗎?

《2008年4月24日刊於蘋果日報》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Q398LFz3o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