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阿里巴巴成功登陸以後,科網股再受本地投資者注意。食住條水,最近又一個內地網站太平洋網絡(543)IPO上市,但跟阿里巴巴相比之下,只集資5.7億元的太平洋,明顯地較為低調。

不過,若鑑於基本業務,與其稱太平洋做「科網股」,說它「傳媒股」則更傳神。太平洋旗下的專題門戶網,不外乎傳遞資訊和廣告,百度和騰訊的創新能力,它一點也沒有。

不止邊際利潤,太平洋網絡的互聯網流量,也正在下跌。論實際數字,公司每年約賺1億,主要收入是廣告。若能穩定增長,恍如其他的傳媒股,太平洋至少能做收租股。但很可惜,太平洋兩大旗艦──電腦網和汽車網,近年的互聯網流量更是「奔流到海不復回」,每下愈況。

這專題門戶網生意,門檻低得不能再低,就像跟地面成水平線一般。試問,誰不能在五分鐘內,成立一個新的專題網誌?思哲上去太平洋的旗艦網,馬上也明白了,何以他們的讀者人數越來越少。網站的廣告,就像流氓,難以擺脫,異常擾人;網站的資訊,就像內地的書,同一篇文章,在好幾個網站同時流傳,而且永不知道真正的作者是誰。現剩下來的人,都是耐性極好的讀者。

像這種網上媒體公司,就像其他傳媒股,人才乃核心競爭力,留得住人,公司才有競爭力。但有太平洋舊員工在博客撰文指出,太平洋的人才培訓不俗,晉升階梯卻不行,結果只有目送人才的流失。

無論如何,把太平洋網絡稱作科網股,實在是侮辱了科網二字。

2007年12月7日刊於《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