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五在電視上看到劉永好說大陸農村生產力的解放,是鄧小平開效改革之後最重要的一次轉變。

現在大陸以農業為生的家庭數以億個,生產力釋放了,那不但解決糧食的問題,也對城市勞動力有很大的幫助。在大陸設廠的朋友說,經過開放快要三十年,現在要搞低技術、低增值,基本上是不大可能;原因除了重重的政策關卡,更重要是低技術等於低增值,低增值量產要大量勞力,而在已發展的工業區,近年都在鬧民工荒,工人的薪水和待遇都在提升,所以大家都明白,不往價值鏈的上游發展,是死路一條。

不過,這卻不代表最低一層的沒有存在價值。很多輕工業的產品,就算不出口到Walmart,也開始有內銷市場。無論如何,任何層次的工業都要比現時農村的運作有經濟效益。畢竟,以大陸現時的經濟發展水平,大躍進似未是時機。

這就是為何思哲對劉永好特別有好感。一來,他有遠景,是希望中國農村可以改變過來;二來,他不但只有遠景,也真的透過行動來落實理感。這種創業的精神,永遠都是改善社會的最大原動力。而且,新希望搞的食品加工,正是將低增值的農產品變成更具市場價值的商品,這種助人自助的市場運作,順勢而為,長做長有。

劉永好也不單是一個創業家,他更會將他在中國農村看到的問題帶回城市去討論。有次他在四川的電視清談節目中提到,農民使用的土地沒有清晰的產權,窒礙投資,也是農民面對最大的擔憂。無獨有偶,思哲手上也有一份剛出爐的政策研究,是由Cato聯同Rural Development Institute發表的,所講的竟然跟劉永好同出一轍。看來,大陸農村貧窮問題,解決方案已經放在眼前,要是能夠落實的話,絕對可喜可賀。

伸延閱讀︰
1. Securing Land Rights for Chinese Farmers
2. 《The Mystery of Capital》Hernando de S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