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到大生活中一直都使用生在日本的日本人所用的日本語,因此在我個人的系統之中,日本語的各種詞彙和各種表現就如目錄般塞得滿滿的。因此當我要把自己心中的感情和情景化為文章時,這些目錄就會忙碌地來回移動,在系統中有時會發生撞車。但以外國語寫文章時,因為詞彙和表現有限,反而不會有這種情況。而且我那時候發現,就算詞彙和表現數目有限,如果能有效組合的話,由於搭配運用方式的不同,其實感情表現、意思表達都可以發揮得相當巧妙。換句話說就是「不需要用困難的詞句也可以」、「不必用美麗的表現手法也能感動人心」。

總之,我「發現」這種用外國語書寫的效果和趣味,找到自己寫文章的節奏後,又把英文打字機收進壁櫥裡再度拿出稿紙和鋼筆,然後面對書桌,把用英文寫的一章左右的文章,「翻譯」成日文。雖說是翻譯,並不是僵硬的直譯,應該說是接近相當自由的「移植」。於是這裡必然地,浮現出新的日本語的文體來。那也是我自己的個人的文體。是我親手找到的文體。當時我想「原來如此,我只要像這樣寫日語就行了」。真是茅塞頓開、恍然大悟。

《身為職業小說家》之「剛成為小說家的時候」一文,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