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附近,是一個繁盛的商業區。區內商廈林立,中午時分,放飯的中西打工仔擠壓了食肆和商場,場面很熱鬧。地道的居民都選擇留在家裡進餐,因為知道基本上不會有食店的坐位閒著。 這個時候,要得享片刻的安寧,也許只有溜進旁邊的小公園。

噢不,街上雖然排滿了的士,但夾在茶餐廳和燒臘店中間的街尾小店,似乎永遠是水靜鵝飛,比起小公園更靜。人們路過的時候,尤其居民,老是不明白:「這店到底是賣什麼的?」

龐大的客源,替這個商業區催生了更多更高大的新商廈、新酒店及新食肆。以食為例,小小的商業區,進駐了泰式、日式、意式、法式、美式、中式、上海、潮州、 廣東、海南、快餐、甜品、住家之類的食肆,各具特式,賣相獨特。可是,也永遠只有這家小店,門口的貨架,夾雜地擺放些飲品、加一些健康產品、又有一點乾 糧。人們總覺得小店三不像─當他零食店,卻沒有糖果朱古力,當他熟食店,卻沒有蒸汽騰騰的即食,當他保健店,卻連廿四味和五花茶都沒有。要知道在不遠處, 就有兩家中醫館,提供應診涼茶二合一了。

換言之,這家小店充其量不過雜貨舖一家,他們沒有自我定位,更加沒有宣傳。思哲未曾光顧,亦不見他們派傳單,倒是有次忘帶手機,入內借電話,逗留了五分鐘,其產品看了幾眼。好像是什麼保健的東西,轉頭已忘記得一乾二淨。

繁囂的商業區,租金昂貴,何以容得下這小店?原來它就是特首表明會大力推動的社企。官府說,社企不是純粹的企業, 亦不是一般的社會服務,他們不僅追求盈利的意思,原來就是隨時為沒帶手機的人提供電話,我明白了。

事實上,企業所謂的盈利,亦不過是對資本家資金及企業家能力的回報,政府資助社企,無非是以公帑回饋社會,偏偏社企缺乏企業家能力,這樣計來,低效的社企很可能連綜緩都不如!

2007年3月14日刊於《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