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ternet has become what it is because of freedom of communication. ─ Richard Cox
報載,美國有公司把數據中心搬到貨櫃船上營運,海水作冷卻,能節省三成電力支出,同事們嘖嘖稱奇。
上網搜尋,這種貨櫃數據中心的技術,由Sun公司提供,原名Project Blackbox,今年初推出的時候,改名Sun Modular Datacenter,每個長達20英尺裝滿伺服器的貨櫃,盛惠約400萬元。貨櫃船以外,任何容得下它、有水有電的地方都可以使用。
在寒冷地區,水冷系統產生出來的暖水,又可向鄰近建築物提供熱能。數據中心八成的電力消耗,都會直接轉化成熱力,因此它能向辦公室提供數據服務,同時供應增埴的空調服務。
事實上,早於03年,Google亦已入紙申請類似的流動數據中心技術,07年初,他們宣佈放棄該項計劃,表面理由是風險太高,卻有人指是公司內部日益加劇的官僚主義作祟。奇怪的是,去年底Google依然通過並獲得了有關項目的專利權。
話說回來,海上數據中心能夠飄洋過海,沒有實質位置,足以抗衡各國互聯網管制。見此新商業模式,思哲第一時間聯想到最近的生活照風波。孫柏文寫過一篇名為《「生活照」揭網上樽頸位》的文章,他罕有地寫出生活照的網上傳播形態的變化。
文章的大意,乃指「生活照」數目與日俱增,網民的傳送方式,亦隨之而迅速改變。打從最初的討論區貼圖,到後來的電郵、即時通訊軟件、點對點軟件、網上儲存空間,諸如此類。
互聯網就是這樣一個地方,資訊成本低,任何種類的資訊,無論大眾還是長尾,只要有需求,很快就有供應。說到尾,互聯網只是一件工具,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它本身不存在好與壞。
奈何近年世界各國對互聯網管制愈來愈嚴,但立法的速度再快,也不可能追得上全球科技精英的編寫程式的速度,只怕妨礙了正面的資訊自由,對於真正侵犯私產或私隱的人卻束手無策。
2007年2月21日刊於《蘋果日報》
網絡自由的龜兔賽跑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what it is because of freedom of communication. ─ Richard Cox
報載,美國有公司把數據中心搬到貨櫃船上營運,海水作冷卻,能節省三成電力支出,同事們嘖嘖稱奇。
上網搜尋,這種貨櫃數據中心的技術,由Sun公司提供,原名Project Blackbox,今年初推出的時候,改名Sun Modular Datacenter,每個長達20英尺裝滿伺服器的貨櫃,盛惠約400萬元。貨櫃船以外,任何容得下它、有水有電的地方都可以使用。
在寒冷地區,水冷系統產生出來的暖水,又可向鄰近建築物提供熱能。數據中心八成的電力消耗,都會直接轉化成熱力,因此它能向辦公室提供數據服務,同時供應增埴的空調服務。
事實上,早於03年,Google亦已入紙申請類似的流動數據中心技術,07年初,他們宣佈放棄該項計劃,表面理由是風險太高,卻有人指是公司內部日益加劇的官僚主義作祟。奇怪的是,去年底Google依然通過並獲得了有關項目的專利權。
話說回來,海上數據中心能夠飄洋過海,沒有實質位置,足以抗衡各國互聯網管制。見此新商業模式,思哲第一時間聯想到最近的生活照風波。孫柏文寫過一篇名為《「生活照」揭網上樽頸位》的文章,他罕有地寫出生活照的網上傳播形態的變化。
文章的大意,乃指「生活照」數目與日俱增,網民的傳送方式,亦隨之而迅速改變。打從最初的討論區貼圖,到後來的電郵、即時通訊軟件、點對點軟件、網上儲存空間,諸如此類。
互聯網就是這樣一個地方,資訊成本低,任何種類的資訊,無論大眾還是長尾,只要有需求,很快就有供應。說到尾,互聯網只是一件工具,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它本身不存在好與壞。
奈何近年世界各國對互聯網管制愈來愈嚴,但立法的速度再快,也不可能追得上全球科技精英的編寫程式的速度,只怕妨礙了正面的資訊自由,對於真正侵犯私產或私隱的人卻束手無策。
2007年2月21日刊於《蘋果日報》
wanszezit
February 21, 2008
寫字, 評論
Google, Sun, 互聯網, 數據中心, 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