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http://hk.youtube.com/watch?v=qV2EftKFHFI]

晚間新聞報道,YouTube推出香港版,為亞洲首個分站,陳士駿親自出席記者會,舉行揭幕儀式。

上香港版一試,跟原本的分別不大。搜尋結果完全一樣,不同的倒是介面語言及廣告。YouTube的介面,向來有新舊兩個選擇,現在的香港版,說穿了,其實是強行套用了中文繙譯的新版介面。

15分鐘未到,思哲已經重新選用原來的國際英文版,香港版的象徵性大於一切。或許這只能代表Google進入香港網上多媒體廣告市場的決心。
印象更深的,是陳士駿一番話:「許多人認為,小型公司不能成功,其實這並非數字(大與小)的問題。」小型公司體積細,步履輕盈,因此它們比巨無霸公司走得更快,這是思哲的解讀。

創造力強的蚊型公司,新產品出過不停的同時,傳統巨無霸只要肯放下身段,肯用腦,要踏上創新的旅途,要開拓新收入,其實也不是沒有可能。

舉個例,一個月前寫過的mash-up產品「Issues Tracker」,能替使用者整合所有美國總統候選人的報道評論,其發明者,正是華盛頓老報。最近又有USA Today推出候選人速配遊戲「Candidate MatchGame」。

這速配遊戲,始於十條核心問題,例如閣下認為,美軍該何時撤出伊拉克,或全球暖化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法是甚麼?只要回答問題,你就會知道那位候選人的立場與自己最接近。

基本上,傳媒就是政情專家,各候選人的政綱了然於胸。昔日沒有互聯網,讀者願意付出半小時的閱讀時間,換取那些資訊,現在開發聰明小程式,替讀者把閱讀時間也節省下來,再說,網上廣告收入和讀者忠誠度也肯定有裨益。

只不過,以上的創新例子,大前提是候選人敢於表態,政綱清晰,本地未來一兩個月的選舉,看來都不具備推出Candidate MatchGame的條件。

2007年10月18日刊於《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