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冇江華」成為立法會選舉後網上最熱現象,令人不得不往其政績、社交媒體甚至科技等方面挖掘現象背後的學問。

看選舉,各黨各派,各有支持者,選前針鋒相對,互相搶聲勢搶票,很正常;再講勝為王、敗為寇,就算政見不同,不管之前如何惡戰連場,勝利已是最好的還擊,很少於敗者傷口上灑鹽。而且要去到「全港各界熱烈慶祝落選」的程度,劉江華絕對是個例外。

劉江華在政壇多年,昔日種甚麼因,結出這今日果,我本來就不是專家,要知答案,平時會上維基百科,看看劉江華的過去,但自從今次立法會選舉之後,我發現多了一個選擇,一個可能比維基百科更好更清楚的選擇──名為「立法會重要議案表決紀錄」的網站。

夠快夠爽 是否原創不重要
以上的網站,以議員頭像的方式,清楚展示每一位立法會議員,過去在立法會某些重要議案的投票紀錄,令市民(選民)可以更一目了然地看見議員的取向,甚至比較兩位議員的投票紀錄,例如其中一張在facebook瘋傳的圖,是劉江華和李卓人於重要立法會議案的投票比較,清楚顯示兩人的投票取向幾乎完全相反!

在內容上,投票資料來自立法會網站,但只要做到User Friendly,再加上facebook社交功能,足以使這個推出不久的網站,人氣比立法會網站旺盛得多,而且在立法會選舉中起一定作用,幫助更多選民看清議員的「實際行為」。

「歡樂冇江華」現象的主要推手,根據我觀察,是一個名為「全港各界熱烈慶祝劉江華落選委員會」的facebook專頁,這專頁在劉江華正式落敗後才建立,僅一個下午,已有接近二萬粉絲,到晚上人數突破三萬,許多品牌要出錢又出力經營一兩年才有這個成績,這專頁到底做了甚麼?是不是很多很「Viral」的原創內容?答案是沒有。

「全港各界熱烈慶祝劉江華落選委員會」甚少原創內容,相反他不斷在facebook搜集跟劉江華有關的內容,例如改圖、金句或新聞連結,讓自己擔當「歡樂冇江華」的平台,將內容稍作整理(甚至不整理),送到用戶眼前,其次是由網民自己親手上載內容到專頁,將他們自己的創意,或者搜集回來的內容,透過專頁直接發佈出去。

在社交媒體的世界,是否原創其實不重要,夠快、夠爽、夠方便、夠即時才是金科玉律。

除此之外,專頁更加主動出擊,呼籲網民一人一句提供金句,結果一呼百應,專頁揀出精警的金句,張貼出來,自然又是瘋傳,然後再引來更多金句,在劉江華現象的風頭火勢,生生不息,源源不絕,網民覺得過癮,參與委員會的「志願軍」人數豈能不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