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問一位朋友,路透社聽過沒有,相信回答沒有的人不多。但要是問他「國際先驅論壇報」(IHT)聽過沒有,相信聽過的人絕對不多。

以上的兩家媒體,近日宣佈推出財經新聞的品牌合作,路透提拱新聞,後者提供刊登平台,取代原來的財經版,新品牌取名「路透商業」。對IHT而言,合作除了節省成本,更深一層的意義,就是讓他們的記者,可以更加專注於地區新聞的發掘採探。

那邊廂,路透和Thomson合併之後,搖身一變,成為全球財經訊息及交易龍頭公司。然而,路透新聞雖然馳名,其收入就像電盈旗下收入一般的NowTV,表現平平,僅佔集團整體的不到百分之七。

路透集團的主要收入,反而來自向全球銀行、基金公司等提供交易服務,這佔了近65%的整體收入。提供新聞產品的路透媒體,表現卻排行包尾。以上的合作,意義在於替「賺錢最少」的路透媒體,開拓新的盈利模式。

香港的媒體,現在只懂變身免費,再不就是借互聯網變電視台,皆黔驢之技,倒不如效法IHT,外判毋需採訪的內容,舉例國際版就能馬上外判。

不過,直接搬字過紙,卻似乎有欠創新。香港的媒體,若能參照路透的外判新招,將最具競爭力的服務環節,外判環球的媒體同業。但外判服務,總得以己之強,鎖定相關的服務市場。全球華文讀者市場龐大,國際新聞產品「中文化」就是一個趨勢。

換言之,香港的媒體,可以考慮將華文編輯部門外判。舉個例,FT中文版的內容,大部分來自即日翻譯,到了最近,卻也始見FT中文記者的原創內容。至於WSJ中文版,其實也採用類似的模式。這推而廣之,其他類型的新聞,香港文字媒體也能逐一爭取代理和合作。例如財經編輯照料Bloomberg、港聞編輯則負責Reuters、娛樂編輯對應People,如此類推。

若成功合作,才算是真正的突破,化身超級新聞品牌之餘,也稱得上是「Paper Neutrality」的一種體現。

2007年12月13日刊於《蘋果日報》

同場加映:聖誕互動交叉扑(Christmas blogging orgy),歡迎博客友好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