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思哲與高明輝到世民兄家中燒烤兼倒數。
高明輝問思哲:「每晚凌晨時分,都會見貨車從蘋果大樓將數以噸計報紙運出市區,之後又要經報販將新聞送到讀者手,整個物流過程好精密,好偉大;不過,始終非常浪費人力物力時間。六元一份報紙,運送、發行、分銷,再加上紙張成本,剩餘還有多少是資訊的價值?現在不是一條寬頻線,已可將新聞送到讀者面前嗎?難道資訊真的無價?」
思哲:「老一輩的,並非每人都有電腦,流動寬頻亦未成氣候。或許有一天上網好似開電視咁易,報紙才會被淘汰。再講,還有收音機及即時新聞電視台。論速度,報紙新聞拍馬追唔上其他媒體,報紙挑戰一早存在,也轉型過好幾次,至今依然生存,贏在資訊質素。只要資訊仍有市場,新聞行業總有生存空間,問題是運作模式要與時並進!」
明輝:「今時今日,不正是資訊太多,時間太少嗎?不算物流和物料成本,對讀者來說,搜尋的時間和精力也是一種成本。一份報紙當中,究竟有多少段新聞是每個人都關心?現在報紙的運作模式,雖然已經不斷進步,要說與時並進,又談何容易?」
思哲:「廣義一點看新聞行業,始終要集中研究如何令內容更貼近讀者,用上市場術語,那就是Mass Customization。試想,假如有份個人化報紙,專心報道分析讀者身邊發生的事,說不定是條出路。」
明輝:「誰不知個人化好?但是如何可知道每個讀者喜好?」
思哲:「例如,你鄰居爆水喉和大嶼山吊車下跌,你會關心前者多一點,還是覺得後者重要一些?」
明輝:「大嶼山吊車出事,各大新聞廣播都在不停轟炸,就算三年足不出戶都會知道;相反,鄰居爆水喉,我倒要盡快知道,至少,可以叫家人快快準備毛巾地拖嘛。」
思哲:「最終還是Web2.0的概念。要是網上新聞可以像Facebook,讓讀者自行設定版面,由系統根據讀者閱讀和生活習慣,找出讀者需求,提供準確資訊;當然,最重要是由成千上萬讀者當民間記者提供資訊,說不定真的可以做出一個多、快、好、省的新聞平台。」
明輝:「聽落跟Google正在做沒有兩樣,這個歌利亞不易對付。」
思哲:「Google就是太大,管理再好,也沒有可能為每個地區度身訂做貼近民情的平台。環球資訊,地方智慧,這場仗,有得打!」
2007年1月2日刊於《蘋果日報》
January 6, 2008 at 2:33 pm
“六元一份報紙,運送、發行、分銷,再加上紙張成本,剩餘還有多少是資訊的價值?”
這計法方向錯。 c.f. 免費報紙/Free TV.
assume 讀者 making rational/correct descision:
資訊的價值 >= 讀者的閱讀時間成本+6元-閱讀樂趣價值
Because Speed of Reading Hard Copy (paper printed) is much faster than that of Read-Screen-Page-by-Page, the $6 become insignificant to whom who care time cost.
思哲, 你的地方智慧仗,無得打。香港人太忙、太不認真了。
for whom who care, http://www.wisers.com/corpsite/global/b5/products/wise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