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由小政府逐漸變成大政府,從上周十七大會議對港股的影響,完全可以看到。上周三,有傳媒報道,當被問及中港兩地上市公司的股權互換問題,屠光紹答了一句「正研究,正研究」。

一句說話,就令中港股市捲起千重浪。市場誤以為中央正在研究A、H股互換機制,所以周四早上,投資者爭相沽A股,買H股。事態嚴重,中證監急急腳發表聲明,澄清沒有研究A、H股互換。

政策市 冇得講

由此可見,港股已成政策市。周四的市況,基本上跟兩個月前的「大奇日」後港股大轉向相似;兩者均與政策有關,涉及限制內地同胞買賣外地資產。政策市的起因,說穿了就是政府干預。

當金融市場受干預變成政策市,對市場有何影響?

市場主導下,能在金融市場發達的人,通常都財技高超,例如畢菲特。經過這些人的投資,資金流向對社會真正有益的項目。但市場變成政策市,勝利者便由財技高超者變成政治專家。舉個例,在大奇日之前,政治局中人,得悉資金自由行將推出,提前入市,自然大有斬獲。但長遠而言,這種投資會使資金錯配,對社會肯定無益。

現在中國要走向世界,遲早要開放金融市場,容許中外資產互相交易。中央經常強調穩定勝於一切,但要解決的A、H股折讓及資金流通問題,長痛不如短痛,最少後遺症的方法,只有全面開放市場一途。

2007年10月22日刊於《蘋果日報》